• 95%的肠癌源于息肉恶变,抓住肠道求救信号,远离肠癌危机~​

    佚名综合资讯人气:0时间:2022-06-28 21:54:04

    肠癌,也是中国五大癌症之一,85-90%的患者查出时已经是中晚期。更恐怖的是他们还将面对巨额医疗费用和高达80%以上的死亡率。

    数据显示,晚期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我国肠癌的发病递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2倍左右。每年约有37.6万例新发肠癌病例,有19.1万人死于大肠癌,相当于平均每1.5分钟有1人确诊为肠癌,不到3分钟有1人死于肠癌

    而你知道吗?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演变自肠息肉,从这种癌前病变发展到真正的癌,其实过程很长,可能需要5~15年。在这个期间,如及时检查,留意一些肠道的呼救信号,是有很多机会远离肠癌的。那如何抓住肠道的求救信号,吃点什么可以预防肠癌呢?

    本期肖瘤医生特邀请知名胃肠专家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伟康主任医师、河南省中医院肿瘤科郭志忠教授,给予大家解决肠息肉、预防肠癌的好方法。

    从肠息肉到肠癌有多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伟康主任称,一枚5mm的肠息肉生长到2cm,大约需要3~5年。这时候肿瘤占肠腔约四分之一圈,一年后会超过半圈,约两年后会占满整个肠腔,这期间都有向外扩散的可能。

    对肠癌来说,除了区域淋巴结以外,最容易转移的部位就是肝脏,其次是肺和骨骼。

    6mm的小息肉,短短4年变肠癌

    庆幸发现得早,否则不堪设想

    真实案例:46岁的张先生,2017年体检发现数个肠息肉,其中一个大的约有6mm大小,当时因为清肠药的原因没有切除。医生嘱咐要择期切掉并定期复查肠镜,但由于也没有什么症状,张先生慢慢就忘掉了。

    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肠息肉可能会癌变,于是才想起来要复查,就预约了肠镜,结果就发现了一个高度怀疑癌变的肠息肉,而他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下图),后病理证实为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

    实际上,像张先生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十分常见,几乎每天都有发现。这个早癌,其实在一年前还是一个“很乖”的息肉,如果当初做一次肠镜并及时治疗,就没有癌变的可能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长了肠息肉?

    吴伟康主任称,肠息肉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为它长在肠道里,我们很难发觉。

    除非是长在比较靠近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位置、体积也比较大的息肉,才会出现一些可以识别的症状:

    吴主任提醒:出现以下这些症状要注意!

    肛门有异物感;

    便血;

    排便习惯改变;

    腹痛、腹泻;

    肛门坠胀;

    大便性状改变等。

    大家出现上述症状一定不要大意,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小病拖成大病,更不要错失早发现早治疗的良机!

    如果出现血便,尤其是粘液脓状血便,最好去看一下医生,做一个肠镜因为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伟康主任提醒大家:

    蔬果杂粮是公认的高纤维食物,肠镜检查前如果吃了这些食物,将不能很快清空肠道,会阻挡肠镜视线,不利于准确诊断。所以在肠镜检查前三天,一定要禁食高纤维的食物,而应该低渣饮食,吃一些软烂易消化的东西。

    尽早做肠镜,远离结直肠癌

    河南省中医院郭志忠教授指出,肠癌发病率高和家族史、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吃肉越来越多,吃蔬菜越来越少,运动也越来越少……这样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接下来请您自测一下自己是否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

    肠癌高危人群

    有家族史,一级亲属曾患结直肠癌;

    曾经患过大肠息肉或肠癌;

    长期饮食不规律;

    没有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有长期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大便带血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级亲属,也就是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如果得过结直肠癌,其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3倍,这种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除了肠镜,郭主任指出,还有几种比较简便的检查方法,如粪便隐血实验(1年/1次)、粪便DNA检测(1-3年做1次)等,也值得选择。

    【无极电影网】天天搜集分享全网最新无删减好看的电影,2023最新热播vip电视连续剧免费看,无人在线观看完整免费版视频,热门综艺娱乐节目、经典动漫,成全视频免费高清观看在线等高清完整版视频资源,看视频,上无极电影网就够了(PC网页端与手机同步,高清免费不卡顿)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必应地图 360地图 搜狗地图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