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媳妇不顾婆婆反对,坚持为公公捐献肝脏,2008年被写入二十四孝

    佚名综合资讯人气:0时间:2022-06-02 23:45:10

    2009年6月16日,一部名为《大孝儿媳》的电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开机,电影讲述的是父亲患肝癌需要换肝,两个儿子无法给父亲捐献肝脏,此时儿媳妇挺身而出,捐献了69%的肝脏挽救公公生命的故事。

    故事描述得很动人,让人们感受到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感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

    200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一户普通家庭里,一位劳碌半生的老父亲突然被查出肝癌,病情很重,处于肝癌晚期。医生表示,手术和化疗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要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肝脏移植。

    两个儿子都很孝顺,看到为自己奉献半生的父亲突然病了,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捐献肝脏,但无奈的是,他们的血型与父亲并不匹配,在家人和亲属之间进行一番检验后,他们发现,整个大家庭只有儿媳妇张建霞的血型与老人配对成功。

    前文已经说过,老人的病情非常严重,要想挽救生命需要进行大面积的肝脏移植,至少需要一个健康人捐献近70%的肝脏,这对健康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一家人也犯了难。

    要知道,儿媳妇与公公婆婆之间虽然有牵绊,毕竟不是亲生父母,何况那一年,张建霞才25岁,与丈夫结婚不到三年,她刚刚生下孩子不久,身体需要恢复,身为儿媳的她,愿意捐献自己将近70%的肝脏吗?

    面对一家人的顾虑,张建霞显得很坦然,她知道自己配型成功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捐献肝脏,捐出自己69%的肝脏,成功地为公公续命。

    那么,如今张建霞一家人生活得怎样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走进大孝儿媳张建霞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

    捐肝救人

    1982年,张建霞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一户普通家庭里,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她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她毕业之后,在河北石家庄一家公司工作,在工作中认识了自己的老乡王亮,两人都给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再加上老乡的关系,他们走得很近,久而久之就互生情愫。

    2004年,这对情侣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在老家举办了婚礼,婚后小两口都没有再回到石家庄打工,而是留在了老家讨生活。

    王亮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经营着一家小旅店,王亮结婚后,便与妻子一起接手了父母的生意。

    小两口感情很好,生意做得也不错,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顺风顺水的。王亮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儿子娶了媳妇后,老人对待儿媳妇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张建霞。

    2005年,张建霞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公公婆婆乐得合不上嘴,他们总是想尽办法抽出一切时间为儿媳妇照看孩子,对儿媳妇也非常关心,时常嘘寒问暖的。

    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在平静而又幸福的日子中,一天天度过。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这样平静的日子被公公王振龙的一份体检报告打破了。

    那天,一家人正在围着餐桌前吃饭,王振龙突然浑身颤抖,他丢掉手中的筷子,紧皱眉头,用手捂着自己的腹部,脸上的表情很痛苦。

    这时,张建霞连忙给公公递了一杯温水,疼痛稍稍缓解后,一家人带着王振龙来到医院检查身体,这一检查就发现了王振龙患有肝硬化。

    王振龙患病后,一家人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让他好好休养身体,然而却依旧没能阻挡病情的发展。2007年,王振龙被查出肝癌,那时他只有51岁。

    王振龙是农民出身,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知道癌症的可怕性,他知道这病不仅非常疼痛,治疗起来就像无底洞一样,他已经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为了抑制癌细胞扩散,一家人带着王振龙来到北京大医院看病,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知,王振龙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已经到了癌症晚期,如果要想维持生命只能进行大面积的肝脏移植。

    肝癌一经发现就是晚期了,王振龙的身体经不起长时间的等待了,如果再拖一个月,恐怕就会失去肝脏移植的机会了,届时即使进行大面积的肝脏移植,也无法挽救生命。

    这下可难倒了王家人,且不说移植肝脏的手术费是一个天文数字,单是肝脏来源就让王家人很苦恼,时间太短了,留给王振龙的时间不多了。

    得知需要进行肝脏移植后,一家人就去做了血型匹配检查,却发现,无论是王振龙的妻子,还是他的两个儿子都与他不配对。

    情急之下,他们又去问了其他的亲属,得到的结果是,要么是不匹配,要么是因为有“三高”不满足捐献条件。

    这时,刚刚生下二儿子的张建霞,也去医院做了血型配对,本就没抱着任何配型的希望,却没想到,张建霞跟王振龙刚好配型成功,并且符合捐献条件。

    这一结果,让王家人既激动又犯愁。

    他们知道,虽然儿媳妇张建霞符合捐献条件,可这个25岁的女人,毕竟是别人家的女儿,一旦在手术台上出现意外,他们无法向亲家交代。

    更何况,张建霞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如果她要是出现问题,那么两个孩子以后怎么办?谁来照顾这两个孩子?

    一想到这里,婆婆张淑英红着眼,拒绝了张建霞提出的捐献的想法。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张建霞却坚持要给公公捐献肝脏。她对大家说,她知道大面积捐献肝脏的后果,她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平时与公公婆婆相处得非常融洽,能感受到公婆待自己如亲生女儿一样,如果这时候不顾公公的死活,那她往后也会内疚的。

    张建霞不顾婆婆的反对,坚持要为公公捐献肝脏。张建霞要捐献肝脏,不仅婆婆反对,娘家人更是反对。

    娘家人觉得捐献肝脏不是一件小事,手术中有风险不说,他们还担心女儿在捐献之后费力不讨好。

    娘家人更担心,女儿已经为王家生两个孩子了,一旦手术出现什么意外,受到影响的将是三个家庭。

    张建霞却不以为意,她认为既然有挽救公公生命的希望,那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都是一家人,面对困难时要有难同当,齐心协力,不能给家人留下遗憾。

    术后磨难

    张建霞决心已下,她来到了医院。

    医生向她说明了捐献肝脏的具体事宜,表示要想挽救王振龙的命,至少要割掉69%的肝脏;虽然肝脏移植在医学上已经开展多年,成功案例也不少,可是只要是手术都会存在意外的可能,这个要有心理准备。

    医生用很严肃的语气告诉张建霞,割掉69%的肝脏不是小事,捐献之后,她的肝脏能够恢复,但永远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也就意味着,捐献肝脏后,她的生活有可能会受到这次手术的影响。

    对张建霞来说,这次手术的风险还是不小的,医学界将切除三分之二的肝脏视为捐献极限,但以王振龙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分之二的肝脏效果不佳,最少要张建霞捐献69%才行。

    这种超越极限的捐献比例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张建霞一旦被推上手术室,就是要与死神进行搏斗。

    对于捐献的风险,医生希望张建霞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因为一旦做了决定,后悔就来不及了。听医生说完后,张建霞依然没有任何犹豫,毅然决然地同意捐献肝脏,她相信医生们的技术。

    她的勇气,让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都感到惊讶,医生在感慨之余,表示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这次手术,挽救王振龙的生命。

    2007年6月,在多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安排下,王振龙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他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命,而张建霞的身体也比预料的要好上很多。

    在手术的14天之后,张建霞就出院了,因为捐献了大部分的肝脏,她出院时身体还是非常虚弱的。

    对此,张建霞母亲的嗓子都哭哑了,她太心疼女儿了,担心女儿今后的生活。事实证明,张建霞母亲的担忧并不是毫无缘由的,女儿手术后恢复得要比想象中困难很多。

    虽然女儿没有死亡的危险,但自从手术后,她每次上楼,平时一分钟的路程她要走上十几分钟,每每运动一会,都会上气不接下气的,有时候挪动一小步都会觉得浑身疼痛,就连开个门,穿个衣服这样的小事,对张建霞来说都要费好大的劲。

    有一次,丈夫因为着急开门拿钥匙,忽略了妻子的身体情况,将怀里的一包豆角随手就放到了张建霞的手里,其实,豆角并不重,但对于经历过捐肝手术的张建霞来说,一小包豆角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她接过来之后,就被压弯了腰,感觉有点上不来气了。

    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因为大面积捐献肝脏,影响到了张建霞的胆囊功能,她要靠导流管才能维持正常的胆囊功能。

    但是导流管却不知道什么原因从胆管里脱落了,胆汁在她的身体里肆意流窜,要知道,胆汁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很强的液体,这种疼痛感让张建霞感到生不如死。

    刚刚经历大手术的张建霞,身体非常虚弱无法再承受下一次手术,为了缓解她的痛苦,医生只能用生理盐水来清洗她体内的胆汁。

    医生在她身体上插上了一根管子,每天通过这根管子向腹腔内部输送生理盐水,其过程十分痛苦,张建霞就这样缓慢地恢复身体机能。

    成为模范

    尽管在手术后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折磨,但张建霞表示,这点痛苦不算什么,她并不在意自己的伤痛,能保住公公的一条命,她就已经很高兴了。

    面对这样一个有勇气、有孝心的儿媳妇,婆婆和一家人都是非常感动,此后,张建霞也被他们宠成公主。

    很快,张建霞为公公捐献69%肝脏的事迹就在行唐县传开了,人们都称赞她的孝心,也羡慕王亮能够娶上这样一个好媳妇。

    在人们看来,儿媳妇能够不顾生命安危,去救治与自己没有半分血缘关系的公公,甚至捐献的肝脏比例超越了医学极限,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时间,张建霞成为人们口中的奇女子。

    面对众人夸赞,张建霞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觉得婆家人对自己很好,老公也很照顾自己,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现在能救公公一命,这是力所能及的事。

    尽管张建霞自己不在意,但她的举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2008年,张建霞被评为道德模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孝心人物,她的名字被选入了新二十四孝,她的事迹也被人画成了宣传海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人们纷纷为这位勇气可嘉的女子点赞。

    遗憾的是,张建霞的孝心并没有让公公的生命维持多长时间,肝脏移植后,仅仅过了三年,王振龙就因为二度感染而离开了人世。

    对于公公的逝世,张建霞非常心痛,但是逝者已逝,他们更需要好好生活才能够对得起公公之前的付出,她强忍悲痛,将家里的旅馆粉刷一新,重新开门做生意。

    或许是因为她的孝心,人们对这位老板娘非常信任,旅馆重新开张之后,生意很快就红火了起来,张建霞也逐渐还清了因之前手术欠下的债务。

    旅店生意火红了,张建霞即将过上富裕的生活。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旅馆虽是她自己一手盘活的,但在小叔子结婚后,张建霞也没有要公婆留下的这点财产,她大方地把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旅店送给了小叔子两口子。

    此事一出,人们对张建霞的夸赞更甚,都说她真正做到了长嫂如母,婆家人对她也更加细心地呵护。

    后来,张建霞被行唐县民政局破格录用,享受事业编制的同等福利待遇。

    张建霞的事迹也逐渐在全国传开,为了传播正能量,她开始四处演讲,后来她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电影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农村的观众,看完之后,甚是感动。

    除了电影之外,张建霞的事迹也被很多地方编撰成戏曲,他们将这个故事四处传唱,张建霞的声誉响遍了全国,婆家人也成了全国人羡慕的对象,人们都希望能找到这样一个贴心善良的儿媳妇。

    伴随着巨大的荣誉,也有人开始质疑张建霞,认为她是在消费死去的公公,而张建霞也觉得自己拯救公公的行为,只是出自晚辈对长辈的关爱,如今得到了这样的殊荣实在愧不敢当。

    面对这种情况,婆家人安慰她,告诉她,看到她现在的成绩,公公王振龙在天有灵也会很高兴。

    婆家的话虽然给了张建霞一些安慰,但她依然觉得,这些荣誉受之有愧。

    于是她又转身投入了公益事业,每年县里评选道德模范,她也会作为颁奖嘉宾为那些人颁奖,希望用自己的事迹引起人们对于孝顺的重视,能够发掘出更多的孝子,将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发扬传承下去。

    现在,张建霞和丈夫的生活已经重新归于平静,有人问,如果重来一次,她是否还会这样选择,张建霞笑了笑说:“我的良心和良知都会驱使着我这么做”。

    无疑张建霞是勇敢的,在死亡面前,她无所畏惧,为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公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称赞,她的美德也值得人们铭记于心,她的大爱和无私配得上人们,加之在她身上的荣誉。

    就像他自己所说:孝敬老人是美德,也是一件让自己更幸福的事。

    对于子女来讲,能够跟老人生活在一起,即便物质生活不是多么富裕,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虽然儿媳妇与公婆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可以放下彼此之间的芥蒂,向他们一家人的方向努力奋斗。

    孝顺”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界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张建霞虽然与公公没有血缘关系,但其孝义之举,可谓感天动地,在传统美德被淡化的今天,有些儿女为了自己享受,甚至连亲生父母都不赡养,张建霞的做法让那些人汗颜。

    “百善孝为先”,愿世间出现更多的像张建霞这样的“孝女”,让中华传统美德能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中国文明网: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建霞:好儿媳捐肝救公公

    河北好书:公公得肝癌,大美儿媳主动要捐肝,临捐前她跟自己亲生父母吃了顿饺子

    【无极电影网】天天搜集分享全网最新无删减好看的电影,2023最新热播vip电视连续剧免费看,无人在线观看完整免费版视频,热门综艺娱乐节目、经典动漫,成全视频免费高清观看在线等高清完整版视频资源,看视频,上无极电影网就够了(PC网页端与手机同步,高清免费不卡顿)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必应地图 360地图 搜狗地图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